古人看相识人(古人感叹人生的诗句)-星座123

当前栏目: 面相识人大全 2023-06-18 01:07:32 点击:

来源:国学精华与生活艺术(ID:)

人生难得一知己,千古一知己最难。

♬ 点击上方绿色标记,收听《洞察》主持人林静的朗读音频

在你的生活中,有过这样的人吗?

互相了解,互相了解。

纵然天地相隔遥远,却依旧思念不减。 即使我们很久没有见面,我们的友谊也从未改变。

每次相聚,畅饮畅谈,细数往事,相知相交。

就像苏轼和黄庭坚一样,红尘相守,相濡以沫。

从此心灵有了寄托,灵魂有了依靠,世事无常,不再慌乱迷茫。

古人看相识人

铜陵天镜湖畔的黄庭坚和苏东坡塑像

01

1079年,“乌台诗案”爆发,苏轼被贬黄州。 与他有过密切接触的人都受到了牵连。

当时形势还不明朗,有支持苏联的,也有不少反对苏联的;

有的人还急于摆脱关系,有的人来来去去,祈求平安。

此时的黄庭坚只是一个行事低调的小官。 他和苏轼只是笔友,素未谋面。

这件事或许与他无关,但他不惜丢掉前途,逆流而上,为正义发声。

不仅写信高呼:苏子瞻是最伟大的文人,苏子瞻忠君爱国,苏子瞻无罪!

苏轼在生活艰难、孤独的时候,写信、作诗,诉说自己的想法。

古人看相识人

黄庭坚肖像

在当时,此举无异于惊天动地,冒着天下不快的风险。

好在宋朝有不杀文人的传统;

幸运的是,苏轼有很多粉丝为他奔波;

所幸的是,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内,一部分人还保持着士大夫的伦理道德。

最终,此案以苏轼被贬黄州而告终,流传千古的《赤壁赋》也由此诞生。

黄庭坚本人也只是被处以“罚金”。

什么是真正的友谊?

既是春风得意时的饮酒谈吐,又是贫穷时的义言。

当你知道自己有难时,感同身受,记在心里,做力所能及的事,永远站在你身边,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你脱困。

古人看相识人

苏轼肖像

02

时光倒流几年前,当时的苏轼已经是举世闻名的文学家了。 凭借潇洒儒雅的个人魅力,圈粉无数。

深宫的太后,书香林的学子,乡下的百姓,青楼的歌女,无一不爱上他。

而黄庭坚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。

他虽也博学多才,通晓诗书,但七岁时就写下了“长安有多少名门富豪,一律机关不如君王”,在十八岁考中乡试第一名,二十二岁考中进士。

但那个时代有太多这样令人惊艳的履历:

范仲淹、欧阳修、王安石、司马光、刘永、程灏、程颐兄弟,理学大家,“立心天下,立命为民”的张载…… .

璀璨的星光下,黄庭坚只是默默闪过自己的光芒。

古人看相识人

黄庭坚《卫青道帖》版面

一次偶然的机会,苏轼出差,结识了黄庭坚的岳父孙珏。 孙珏顺便拿出自己女婿的作品,希望名人指点。

” 苏轼一见,大为赞叹:“这世上好久没有出现这么好的作品了!

苏轼尝其诗文,自以为超脱尘埃,独立于万物,世间久无此作,名声始动。 ——《宋史》

苏轼不是拍马屁,而是真心觉得黄庭坚有才。

后来,他多次在宴会上朗诵自己的诗,并第一次回信名不见经传的黄庭坚:

“收到你的来信,我很高兴。你太谦虚了,好像很怕我,何必呢?我很想和你交个朋友,我家最近生病了,回复晚了,别介意”

古人看相识人

苏轼《陈宫官诗跋》

这份欣赏,点亮了黄庭坚前行的路,这份回信,温暖了黄庭坚的一生。

茫茫人海中,幸遇知己。

一句认可,一片尊重,一片宽容,一池温情,是志同道合,更是共鸣,两个孤独的灵魂,为彼此寻找归宿。

知己不计较身份的高低,更不计较世俗正式的关系,不计较,不计得失,心之所向,欢喜自然。

古人看相识人

黄庭坚《花灵烟人帖》

03

1086年春,汴京神宗驾崩后,旧党死灰复燃。

此时,黄庭坚41岁,苏轼49岁。

两位年近五十的老人终于相见了。

他们相交十余年,书信往来,诗吟诗和。 他们早就和睦相处,相知相爱。 见面后,他们更开心了。

在京三年,他们相伴相伴,传艺赏答,研诗赏画,生活幸福至极。

诗与画的交融,心的相通,高山流水的知音之情,不外乎如此。

古人看相识人

北宋汴梁城(《清明上河图》局部)

在苏东坡的建议下,黄庭坚也逐渐走向宋代文坛的前线,当时的人们将两人合称为“苏黄”。

黄庭坚与秦观、晁补之、张磊并称为“苏门四儒”。

黄庭坚一生对苏轼的敬仰未变,但他并不盲从。 诗词书法各有风格。

他研习杜诗,注重诗歌的用词精典,创立了江西诗派;

他的书法简洁有力,极富创造性,成为一代书法先驱。

与苏轼、米芾、蔡襄并称为书法史上的“宋四大家”。

古人看相识人

黄庭坚《石碑》,2010年拍出近4.4亿元,创中国艺术品最高成交记录

两人并肩站在一座高山之巅,互相打趣。 苏轼说黄庭坚的字太细了,像蛇挂在树梢上;

黄庭坚说,苏轼的字有点肥扁,像被石头压的蟾蜍,嘴角挂着笑意,但谁都知道,谁也无法取代对方在心中的地位。

古语有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之说,但这并不是说关系淡如水。

相反,它不包含任何功利心,它是纯粹的情感,恒久而善良。

真正的知己,不执着,不盲从,不讨好,各放光彩,互相照亮,在自己擅长的世界里大展拳脚。

相视之时,气场消散,共饮一壶清茶,两杯酒醉,切磋,岁月静好。

古人看相识人

黄庭坚草书《朱尚左帖》

古人看相识人

苏轼《潇湘竹石图》(局部)

04

可惜世事无常,这样悠闲的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。

我们都知道,苏轼在他的后半生里,一再被贬。

因为黄庭坚每次都与他站在同一边,所以他一次次被贬。

两人相继离开汴京。 天涯海角,相见不易。 他们只谈山水,谈诗酒,以求慰藉。

苏轼作《春菜》,黄庭坚作《辞韵子展春菜》;

苏作《博博文》,黄鹤作《博博文二章》;

黄作《食笋十韵》,苏作《黄、禄直食笋二韵》;

……

那一年,苏轼被贬到海南岛。 被贬容州的黄庭坚与友人到五登园游玩。 蓦然看到苏轼的题词,心中如被一拳击中:

“见东坡老人所书碑文,降底下,久不能去。”

古人看相识人

容州(今四川宜宾)“苏轼与黄庭坚”雕塑

两年后,苏轼在从海南北上归途中病逝。

苏轼临终前,黄庭坚刚刚收到苏轼的《寒食帖》,他还为《寒食帖》写了一篇跋:

“东坡诗如李太白,只怕太白无处不在。”

可惜,在苏轼看到这篇跋文之前,两人再无机会见面。

黄庭坚知道后,悲痛欲绝。 为了排遣沉重的思念,他在家中悬挂了一幅东坡画像,每天早上穿着整齐的衣服上香拜祭。

只要一到景点,他总会不自觉地说:“可惜东坡不在。”

古人看相识人

《寒食帖》又被誉为“天下第三行书”

古人看相识人

黄庭坚题跋东坡书寒食诗

1102年,苏轼死后第二年,黄庭坚一行人到鄂城梵山,途经松林亭。 黄庭坚感慨万千,写下了千古传颂的《松风亭诗》。

一句“东坡道人已沉泉”的辛酸几乎可以超过一千年。

古人看相识人

古人看相识人

黄庭坚《松风阁》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

什么叫知音?

在一起,有说不完的话,有喝不尽的酒,有说不完的诗。

离别后,见高山是你,见深潭是你,好想你在身边。

什么叫知音?

是走过岁月的平凡,是风雨中的相依。

岁月虽逝,情谊依旧,超越生死,不惧风雨。

古人看相识人

苏轼与黄庭坚相识一生,是一生的知己。

开心的时候一起开心,不开心的时候一起跌宕起伏。

正如黄庭坚自己所言:“犹如灯下故友,千里归来相见;口不能言,心乐自省。”

古人云:人之相识,最重要的是相知,人之相知,最重要的是相知。

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一个志同道合,志同道合,同甘共苦,不忘初心的人。

人生有一个知己就足够了。

阅读更多好文章

请长按下方图片

标签: 古人看相识人 星座风水运势

古人看相识人(古人感叹人生的诗句)-星座123由星座网,十二星座,星座知识 - 星座123面相识人大全栏目发布,感谢您对星座网,十二星座,星座知识 - 星座123的认可,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,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,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"古人看相识人(古人感叹人生的诗句)-星座123"

大师测算